三晋药业潞党参种植示范基地:科技赋能道地药材全产业链发展

千年潞党,根植三晋沃土

微信图片_20250811092355_25.jpg

潞党参,作为唯一以地域命名的党参品种,原产于长治上党,承载着千年药用历史底蕴。潞党参种植示范基地深植三晋文化沃土,依托吕梁山独特地理生态及太行山 - 吕梁山 “双山脉” 地质禀赋,扎根北纬 37.66°、东经 112.26° 的黄金种植带(海拔 1112.8-1220.4 米),以科技赋能传统中医药,全力打造集科研、示范、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化潞党参产业高地。

基地概况:生态为本,科学布局

微信图片_20250811092355_26.jpg

优越区位与规模

基地规划种植面积1000余亩,2025年度项目实施总面积 123.1 亩(约 8.21 公顷),分设 N 区(66.1 亩 / 56 块地)、B 区(47.1 亩 / 31 块地)、Z 区(9.9 亩 / 10 块地)三大功能区。这里地处吕梁山余脉,属温带大陆性气候,昼夜温差大、光照充足,土壤以黄土母质发育为主,有机质含量高,为潞党参生长提供了天然适生环境。

卓越生态本底

基地内现存野党参活标本,印证了原生境的生态优越性。依托吕梁山 “黄河流域生态屏障” 的区位优势,基地严格遵循 “生态优先、绿色种植” 原则,实现药材生长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。

技术支撑:创新驱动,精准赋能

微信图片_20250811092355_27.jpg

核心种植技术体系

智能水肥与土壤改良:独创有机与无机水溶肥科学配施技术,融合滴灌水肥一体化、测土配方等手段,可提升水肥利用率,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,平衡酸碱度,改善团粒结构,从根本上优化党参生长微环境。

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:针对党参根腐病等难题,研发专有的高效栽培耕作技术,结合农业防治、生物防治手段,减少化学农药使用,保障药材安全性。

数字化精准管理:通过数字党参数采平台,实时监测土壤水分、养分及党参生长周期,实现 “定时定量、按需供给” 的智能化管理,有效提升药材有效成分含量。

技术创新亮点

机械化与高效轮作:开展机械条播、撒播试验,突破传统育苗效率瓶颈;探索玉米 - 党参、谷子 - 党参间作套种等轮作制度,提升土地利用率与生态可持续性。

光环境调控与节水研究:在光伏板下开展党参光敏性研究,结合遮阳网调控技术,优化光照条件;同步推进节水灌溉试验,契合山西 “有机旱作农业” 发展战略。

微信图片_20250811092355_28.jpg

生态与社会价值

微信图片_20250811092355_29.jpg

生态循环模式

基地严格遵循有机种植标准,从播种技术到田间管理全程把控,实现 “零污染、高产出”。研发的有机旱作技术被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库,成为黄土高原特色作物绿色生产的典范。

科技兴农实践

依托山西省 “三区” 科技人才支持计划,为平顺原生境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当地企业提供技术服务,累计培训农业技术人员数名,并计划扩大培训规模,以 “科技 + 企业 + 农户” 模式带动周边中药材产业升级,助力乡村产业振兴。

中医药文化传承

科研团队系统梳理潞党参中医药价值:其性平、补中益气、生津养血,相较人参更适合日常保健,市场潜力巨大。通过挖掘 “潞党参” 地域文化内涵,基地正逐步构建 “药材种植 - 文化科普 - 产业延伸” 的生态链条,推动中医药文化活态传承。

道地筑基,科技领航

微信图片_20250811092355_30.jpg

三晋药业潞党参种植示范基地以 “守护道地、创新技术、服务产业” 为使命,依托三晋地理人文优势,以科研筑牢品质,以生态驱动发展,成为潞党参产业标准化、现代化的标杆。基地正加速推动中医药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融合,全力构建潞党参产业高地,持续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、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技术支持: 铂钻网络
  • 首页
  • 企业文化
  • 产品中心
  • 三晋药闻
  • 联系我们